从符号学观点来洞察并阐释艺术的形式创新与知识生产,是20世纪以来勃兴的一种学术和文化现象。而在21世纪的今天,符号学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持续影响?这个问题有待我们以全新视界加以考察。有鉴于此,服务器艺术基金会(筹)特别打造的线上艺术专栏 —— 有名堂 应运而生,近期专栏以《符号学与当代艺术》为主题组织一系列讲座,并特邀在符号学与当代艺术方面有独到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策划委员会。讲座计划每两周推出一期,每期邀请一位主讲嘉宾和两到三位讨论嘉宾在线直播。
艺术是否可以定义,甚至是否有必要定义,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艺术哲学讨论的中心课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辩论中,维特根斯坦式的“艺术不可定义”论,引导出所谓“程序主义”,在当代艺术界影响巨大:艺术的社会文化历史定位,代替了艺术本身的定义。程序主义实际上是放弃了艺术内在定义的追求。
本次讲座将分析程序主义的几个内在缺陷,这些缺陷可以导致程序主义的衰亡。然而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艺术究竟何为。本次讲座的内容主张回到功能主义ku酷游官网,但不是回到集中已经被放弃的集能说,而是从符号学出发,建议一种新的艺术“超脱说”定义,把艺术性视为藉形式使接收者从庸常达到超脱的符号文本品格。
即将于7月25日举办的第六期《符号学与当代艺术》线上讲座,我们邀请到著名符号学家、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所长赵毅衡作为主讲嘉宾,以《回到功能主义:从符号学定义艺术》为题做主题分享,并邀请了当代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顾振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导教授、副院长胡易容,艺术理论家、独立策展人藏策作为讨论嘉宾,顾振清还将同时担任主持人与三位嘉宾展开对话。
符号学家,叙述学家,形式论理论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著有《远游的诗神》1983,《新批评》1984,《苦恼的叙述者》1991,《礼教下延之后》2001,《对岸的》2003,《符号学》2011,《广义叙述学》2013;《The Uneasy Narrator: 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1995;《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2001。中篇《居士林的阿辽沙》1994,长篇《沙漠与沙》1995,散文集《有个半岛叫欧洲》2005,《好一双中国眼睛》2012。另有《赵毅衡文选》八卷本2013。
1987年毕业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2003年至2006年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总策展人及副馆长,2004兼任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艺术总监,2005年兼任东海大学美术系客座助理教授。2006-2007年任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执行馆长;2007-2008年兼任《视觉生产》杂志主编、2008年受聘为第五届台新艺术奖决审评委、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9-2011年任北京白盒子艺术馆艺术总监;2009-2016年任北京荔空间艺术总监;2014-2016年任西安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学术馆长;2017-2018年任厦门MORE ART艺术馆学术馆长;2018年至今任艺术大学雕塑系客座副教授;现以独立策展人身份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导教授,副院长;瑞典隆德大学认知符号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专项课题“巴蜀符号谱系整理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首席专家,《艺术研究与评论》(ART REVIEW)创刊编辑。主要从事图像与媒介理论的传播符号学研究ku酷游,近年出版《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符号学-传媒学词典》《世界经典招贴设计》《认知符号学》等论、编、译著十余部;发起并策划主编《传播符号学丛书》(社科文献出版社),与陆正兰教授合作主编《中国符号学丛书》。近年发表《艺术文本中“空符号”与“符号空无”辨析》《论原物:艺术符号意指对象的多重分解》等论文近百篇。
艺术理论家、独立策展人。在以符号学方法研究当代艺术理论方面颇多建树,创建“超隐喻理论”与“元影像理论”,在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任第26届国展评委、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国内多个大型影展的评委、学委等职。著有《超隐喻与话语流变》、《元影像理论与元语言研究》等著述,以及学术论文、理论批评、散文随笔等百余篇。策展「山水与风景的对话」、「文献之上」等大型影像艺术展,从事文学与视觉艺术两个领域的“元理论”研究,获国家级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奖)、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最高学院奖”及“飞马杯优秀策展人”荣誉称号等。
本次系列讲座邀请到 符号学研究的泰斗级人物赵毅衡,以及段炼、顾振清、Claus Mewes、藏策、赵奎英组成“符号学与当代艺术”的策划委员会。
服务器艺术基金会(筹)以服务人类的智慧与知识生产为宗旨,汇聚艺术与科学、哲学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脉,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间,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服务器艺术基金会(筹)将承载一个跨学科、多媒体的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跨领域的学术对话、讲座、论坛,以闭门与公开、线上与线下等各种交流传播形式,不断拓展并突破现代社会的知识视界和思想疆域。
同时服务器艺术基金会(筹)立足于艺术的当代性、国际性和原创性,致力于探究全球语境下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并以收藏、研究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新型模式,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人类知识基因、文化根性和历史文脉上的不断建构和发展。